(成都城市安全风险防控现场会议)
会议围绕“大安全、大应急”,强调“城市安全发展”的重要意义,分析当前成都城市安全发展的现状、面临的挑战,要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以强化源头治理、强化风险防控、强化科技保障、强化应急处置、强化社会共治为抓手,深入开展安全发展示范城市建设,积极构建综合性、全方位、系统化的城市安全发展体系,全力确保成都城市安全、社会安定、市民安宁。会议要求,各级各部门要压紧压实城市安全运行管理工作责任,落实安全生产领导责任、落实风险防控责任、强化问责追究,并对近期安全生产工作作了安排部署。
会议宣布成都城市安全风险评估正式启动,强调了城市安全风险评估工作重要意义,要求各级各部门要扎实推进城市安全风险评估各项任务落实,并切实加强城市安全风险评估工作保障,要求坚决守住安全发展底线,深化安全生产领域改革,积极构建全市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控制体系,提高安全预测预警和科学决策水平,提升城市安全治理水平和治理能力。
城市安全关系千家万户,考验党委政府使命担当。近年来,随着城镇化、工业化进程加速,成都实际管理人口逾2000万,步入超大城市行列。记者采访时发现,直面人口快速增长等带来的安全管理风险,成都市将城市安全工作放在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以创建“国家安全发展示范城市”为抓手,创新体制机制,从源头、技术、标准、重点领域等加强治理,逐步探索出一套新时代城市安全现代化治理新体系,努力把成都打造成为“安全之都”,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为实现新时代成都“三步走”战略目标夯实基础。
成都城市安全工作,各项内容可圈可点,“技术治理”“标准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成为当地织密城市“安全网”,着力提升群众安全感的“四轮驱动”。
技术治理 提供强力支撑
为做好安全生产监测,成都市开发了一套由多个子系统组成的预警系统,当好了生产安全的“守门员”。
其重大危险源监控系统,设置摄像头、气体探测器、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等前端感知设备1.5万余个(这些设备每6秒采集一次数据,发现异常情况会立刻报警),对包括所有106家重大危险源企业在内的974家高危企业,进行24小时实时动态监测、预警、分析和巡查;系统运行以来,成功发现重大隐患112处,处置氨气、氯气泄露等重大涉险事故22起,监管企业连续5年没有发生安全生产亡人事故,企业安全生产状况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其隐患排查治理动态监管系统,通过制定14个大类、39个小类、2.6万余小项的风险源分类及检查标准,推动企业排查治理隐患和部门动态监控,解决了企业安全检查“查哪里”“如何查”的问题。系统运行以来,注册企业4.1万余家,通过系统自查自报自改隐患205余万项,隐患整改率达99.7%,辨识风险源3.1万余处,为实现安全生产隐患闭环管理、强化企业风险管控提供了技术支撑。
其应急救援辅助决策系统,构建安全生产综合预案、专项预案库,以及应急救援法律法规、典型案例和处置常识库,“一图式”展现全市安全生产应急专家、机构、物资、仓库、队伍、装备等应急资源力量,先期完成了沸腾液扩展蒸汽爆炸伤害、蒸汽云爆炸、池火灾和有毒气体扩散四个模型,初步具备了先期研判、辅助决策和事后评估的功能。
此外,成都作为全国安全生产大数据应用试点城市,将着力在安全风险预测预警、隐患规律及治理、事故规律挖掘、应急救援决策分析、重点行业领域形势、公众安全需求等16个方面开展大数据应用,加强周期性、关联性分析,实现从经验决策向基于大数据的科学决策转变。
5月10日,来蓉考察调研的国务委员王勇对成都安全生产监测预警系统给予了高度评价,并对成都安全信息化建设总体规划充分肯定,要求成都把整个系统串成一片,为全国提供样本。为此,成都市在安全生产监测预警系统基础上,正在搭建城市公共安全感知系统,完善安全生产监管责任系统,把安全生产监测预警系统升级为城市安全风险预警预控系统。
(国务委员王勇考察调研成都市安全生产监测预警中心,应急管理部党组书记、副部长黄明,国务院副秘书长孟扬,四川省政府副省长彭宇行,成都市委副书记、市长罗强,四川省政府副秘书长朱家德,四川省安监局长孙建军等参加。)
标准治理 提升治理能级
成都市推进城市公共领域安全管理标准化,并着手将部分地方标准上升为国家标准。
记者了解到,针对商业商务楼宇和古镇、特色街区安全风险隐患突出的情况,成都在12个不同业态商业商务楼宇开展安全管理标准化试点。经过深入研究与反复摸索,2016年1月1日,制定发布全国首个商业商务楼宇和古镇、特色街区安全管理的地方标准——《成都市商业商务楼宇安全管理标准化评定规范》和《成都市古镇和特色街区安全管理等级划分与评定》。其中,商业商务楼宇地方标准正在按照国家标委会的要求,会同广州标院、成都标院,研究将地方标准提升为国家标准。
(成都新世纪环球中心应急指挥监控平台)
经过几年的推广,截止目前,全市已有97个商业商务楼宇和11个古镇、特色街区通过公共领域安全管理标准化达标评定,这些楼宇、古镇和特色街区的安全管理得到了很大提升。根据规划,到2020年,全市超大型城市综合体将基本完成公共领域安全管理标准化达标创建工作、其他城市综合体逐步达标。同时,成都还制定了中小学校安全管理地方标准,正在研究制定医院、大型活动临时搭建工程安全管理地方标准,全面推进公共领域安全管理标准化。
系统治理 夯实安全基础
成都在产业调整、基层公共安全建设、国家应急救援基地建设、从严执法错时延时执法等多个方面形成了良性互动,实现系统治理夯实了城市安全基础。
实施了人口密集区危险化学品和化工企业生产、仓储场所安全搬迁工程,加快区域内专业市场、物流企业搬迁,淘汰技术和设备落后、安全生产条件差、管理混乱的企业;全面退出了煤矿、烟花爆竹生产行业,现有的非煤矿山也将逐步关闭,并将烟花爆竹禁放区扩大到绕城高速以内区域;引导安全应急类企业聚集发展,打造全国一流的安全应急产业基地,建设国家应急救援基地,强化应急保障;基层公共安全体系建设,走在了全省乃至全国前列,到2020年成都全市将整体建成省级安全社区;成都市安监系统在“零容忍、严执法”的基础上,实行不定时工作制,错时延时执法,加强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城镇燃气、非煤矿山、建筑施工等重点行业领域生产经营单位夜间、节假日不定时监管执法,特别是以夜间监管执法为主,着力消除监管执法盲区和空档,有效防范安全生产事故。
源头治理 防范于未然
3月21日,成都市安全生产委员会印发了《成都市城市安全风险评估试点工作方案》,决定通过两年左右的时间,基本建立城市安全风险评估工作制度和重点行业领域安全风险评估标准体系,治风险源头,布防控大网。
记者了解到,根据试点安排,将对十个重点领域和四条城市“生命线”城市安全风险,进行辨识和评估分级,形成城市安全风险清单;建设城市安全风险信息管理系统,绘制“红、橙、黄、蓝”四色等级城市安全风险电子地图;建立风险管控工作机制和重大安全风险联防联控机制,提升安全预控和应急能力。
据透露,成都开展此次风险评估的目的和意义在于,系统地普查、辨识、评估风险之后,再对应急救援资源和能力进行调查、评估,最终形成一张城市风险实时动态运行图,从而及时治理风险管控过程出现的缺失、漏洞及失效环节等形成的事故隐患,把风险控制在隐患前面,把隐患消除在事故发生前面,切实提高防范和遏制城市安全事故的能力和水平。
【相关链接】
测一测您的城市安全值
在全面系统地评估城市安全风险、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成都将编制发布城市安全风险白皮书。为发动市民发现风险、辨识风险、防范风险,普及安全应急知识,成都创新开展线上安全应急常识普及活动——“测一测您的城市安全值”市民参与有奖编写城市安全风险白皮书,在51网上开设专题,有奖征集:你在城市生活中遇到过哪些安全问题?你觉得面对各种安全问题时,应该采取哪些有效措施?
在微信上点开下面链接或扫描下面二维码即可参与:
http://weixin.51grb.com/index.php?m=Wdhb&c=Index&a=index
【记者述评】
成都,首先应该是一个“安全之都”!
去年11月,新华社旗下半月谈网对成都的一篇报道,被新华网、人民网在内的众多传统媒体和大量新媒体冠以《成都,是一个什么样的“都”》这个标题热传,人们津津乐道于成都的包容、乐观、创新、开放与活力。最近,成都又以创建首批国家安全发展示范城市的行动,为这篇报道增加了一个小标题:成都,首先是应该一个“安全之都”!
安全生产,成都走在了全国前列。近年来,成都市不断强化安全生产工作,事故总量持续下降,较大事故得到有效遏制,连续11年杜绝了重特大事故,安全生产形势总体上保持稳定,安全生产工作得到应急管理部、省安全监管局的肯定,其中重大危险源动态监控、安全生产大数据建设、应急救援基地建设、安全社区建设等工作走在了全国前列。
安全之都,成都打造的又一张名片。怎样确保城市安全发展底线、保障市民和游客的生命财产安全?成都的回答是:以创建首批国家安全发展示范城市为抓手,努力把成都打造为“安全之都”,为成都加快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城市提供坚强保障,为成都增添一块含金量极高的城市名片!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