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公益 > 正文

扎根施工一线14年,看基层建设者如何用创新 为城市赋能

2022-03-01 14:09:11 来源:财讯网
( 曾莉 张婵娟)2月28日,在武昌滨江核心区地下空间环路的工地上,工人们正遥控着新型台车在地下空间灵活移动、进退自如,蒋少武欣慰地笑了。这项新技术,是他认真钻研3个月的一项创新,改变了过去传统靠人力进入地下空间作业的低效方式,大幅提升了施工效率和工程质量。

蒋少武是中建三局武昌滨江核心区地下空间环路项目经理,14年来,他先后转战10个项目及部门,曾担任岩土专业现场工程师、岩土项目设计负责人、技术员、企业部门负责人等多个工种,凭着不懈的努力和钻研,在项目中进行工艺、工序等创新,斩获各类科技成果共26项,其中包含国家专利、省部级工法等多项核心技术,不但节省了建筑成本、有效地缩短工期,还提高了施工过程的安全和工程品质。

创新巧解工地难题

2009年,蒋少武踏上工作岗位。一直以技术擅长的他,恋上了创新。

在一次施工过程中,蒋少武看到,工人在进行地下环路风道结构施工时,需要进入净高仅1米的狭隘空间,在里面猫着腰吃力地拆除支架并传送钢管扣件,不但存在安全隐患,还影响工期。何不设计一种可移动的专用钢模台车,替代人工搭设的传统支架?于是,蒋少武画图、测算,推演,很快,一台可用于低净空箱涵结构施工的移动组拼式钢模台车便诞生了。

职业生涯中,蒋少武遇到无数个棘手难题,都被他精湛的技术和多年的经验一一化解。他的发明,有些是来自实践的经验结,有的是来自施工过程中痛点、难点的攻克。

发现地质条件造成竖井支护桩施工工效低,他提出超前支护分层逆作的方案,加快施工速度;看到现场场地狭窄,他研制了专门适用于狭长型基坑并能兼顾水垂直运输的行吊,解决了现场物资运输难题。岩层坚硬,刀盘破岩困难,他又发明了新型盾构破岩滚刀,提高掘进速度。

为了攻克技术难点,蒋少武一头扎进工地,没日没夜地试验千百次,也不放弃。为了让数据更加精准,他冒着严寒、顶着酷暑,在施工现场推演,脚印遍布工地许多角落。

看到工友们因为他的创新,施工难度降低,脸上洋溢出笑容,蒋少武深感:一切辛苦付出都是值得的。

把能力开发到极限

“我就是一块砖,哪用往哪搬……”蒋少武笑着说,14年职业生涯,他先后历经6种岗位工作。

2012年底,蒋少武从项目专业管理岗位调至机关部门从事岩土设计。彼时公司规模快速增长,设计任务工作量巨大,但部门人手急缺。为了按时保质完成工作,他不分昼夜查阅资料,随时请教经验丰富的同事。

无数次细致思索、日夜加班,多少次紧锣密鼓、事后结,最终,每项经由他手的工作,都成为后续工程的标准样板……在他看来,克难攻坚才能淬炼能力,项目使命更是一种责任。

2016年春节刚过,蒋少武调任全国首批管廊建设试点——十堰管廊项目,担任项目技术管理,他深感责任重大。由于当时国内如此大规模建设的管廊项目十分稀少,可参考的资料和经验不多,许多从没遇到过的技术难题,都等着他去攻克。为保证每项技术方案合理可行,蒋少武经常需要到武汉进行方案评审汇报。他笑着回忆说到:“那段时间,在火车上用笔记本电脑办公是常态,半夜从武汉上火车,清晨赶回十堰,更是家常便饭”。在他的努力下,项目共完成技术方案120余项,解决200余项现场施工难题,期间先后获得10余项技术类奖项。他带领技术团队攻克基于新型台车、盾构法、装配式等管廊建造创新技术,获得发明专利6项,实用新型专利19项,部分研究成果被评为国际领先。

此后,蒋少武又担任武昌滨江环路项目负责人,每一次角色转换,蒋少武都将自己归零,一次次重新起跳,努力在新的领域取得亮眼成绩。

2020年,蒋少武担任中建三局武昌滨江核心区地下空间环路项目负责人。该项目是华中目前规模最大的地下车库联络道工程,建设内容包括3公里主线及匝道,19个地块车库接口,串联2.3万个停车泊位,有13条匝道连接地面市政道路,建成后,将串联起周边大型商圈、住宅、公共人行步道和停车场,是一个名副其实的交通“大根系”。

白天,蒋少武在工地奔波;晚上,他伏案至凌晨,在疫情防控、安全管理、现场施工、组织协调等方面,充分发挥“领路人”的作用。

14年来,蒋少武先后获得了全国优秀勘察设计奖、湖北省土木建筑科学技术奖、中建集团科学技术奖等21项荣誉。他说:“既然选择了建筑施工,就要把这个工作做到极致,每个工程都经受住历史考验。”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标签:

返回顶部